全国咨询热线0731-82285689
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500万元到26,500万元,同比增长45.36%到57.23%;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200万元到23,200万元,同比增长39.66%到52.84%。
公司是我国能提供丰富的数控机床型号产品的少数供应商之一,能为有多种机床采购需求的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供应。经长期技术积累,公司已推出大型加工中心、立式数控机床、卧式数控机床等系列200多种型号的机床产品,覆盖从应用于简单机械零件加工的普通数控机床,到适应复杂精密曲面加工的大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加工尺寸大小从1厘米到20米,重量从10克到200吨的各类金属工件。产品销往全国和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毛利率及销售收入的双增长,预计净利润增速显著快于营收端增速,22Q4归母净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原料采购、产品销售、成本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控,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产品的竞争力。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7.6%,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主要系毛利率附加值较高的大型机床营收占比提升。根据业绩预告,我们测算公司20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0.75亿元,同比增长2%~3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5亿元~0.65亿元,同比增长7%~55%。
公司重点拓展新能源汽车高景气赛道,已成立专项小组并注入研发等各方面资源,未来有望实现更快增长。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新能源、工程机械、模具、阀门、自动化装备、电子设备、航空、通用设备等行业。公司目前已有近30款产品适合用于新能源汽车,例如卧车、立车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电机壳类零件加工;立式加工中心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壳体、散热片组、轮毂等零件加工;卧式加工中心针对变速箱壳体的高速高效率零件加工等。此外,公司高度重视相关赛道,已成立新能源汽车专项小组,致力于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专机研发。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现有数控机床产品在部分指标性能方面达到了较先进水平。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研发项目的7个项目,并在一个项目中担任牵头单位。公司在机床精度与保持领域、机床高速运动领域、机床故障分析解决领域、操作便捷领域、复杂零件加工领域和功能部件自主研发领域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推出的高性能高速卧式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数控机床、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产品在部分指标性能方面达到了较先进水平,部分产品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逐步获得国内客户的认可及采购。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0.64亿元,同比增长14%,研发费用率为4.76%。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共计161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5%;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123件,外观设计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32件。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达27万元/年,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IPO募投项目成功投产,打破产能瓶颈,保障订单交付完成。公司IPO募投项目“三期中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7亿元,建设周期为1年,根据公司公告,该项目已于2022年7月成功投产,预计于2024年实现全面达产,届时每年将新增数控机床产能2000台,主要包括大型加工中心、立式数控机床、卧式数控机床等。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1亿元、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6%、22.0%、18.1%,EPS分别为0.8元、1.0元、1.1元,按照1月17日收盘价24.0元,PE分别为31.0、25.4、2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业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主要采用销售服务商及经销模式引致的风险;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导致的坏账风险;存货跌价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