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0731-82285689
宿豫区作为宿迁市海绵城市重点示范区,近年来,在全面推进海绵理念下的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工程上取得了多项成果。会“呼吸”、能“喝水”这样的道路和公园,如今就在我们身边。
水生态修复成就“最美河道”。在阿里山河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南岸原有的8家工厂已被一片新土覆盖。宿豫区园林中心负责人张颖介绍:“阿里山河长约3千米,原属工业园区排水河,工业污水排放,底泥淤积较深,水质自净能力较差。2021年,阿里山河水生态修复工程被列入市级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先后完成沿岸8家工业企业迁移、3个废品收购站搬迁,35.5万平方米生态修复设计。我们计划通过渠化河道改造、自然岸线恢复、大量植被栽植、锁定底泥污染,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自然修复功能,同时打造水绿相融、全民乐享的滨水公园生态景观,实现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六塘河是宿豫人民的“母亲河”,之前由于久未整治,河床淤积、生境破碎、蓄水减弱、水质较差,如今通过河道清淤、河床拓宽、河堤加固、栽植沉水挺水植物,增强了蓄水排水能力、减少河道断面污染、提升水质,保障鱼类洄游通道,实现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绘就水清岸绿美丽画卷。海绵理念下水生态修复,宿豫区创造了一个个生动典范,打造了一条条河清水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城市“最美河道”。西楚大道牡丹江河海绵设施建设及生态修复工程,长5公里,总投资3.65亿元,项目充分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采用了“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的雨水系统建设理念,设置了生态水泡作为末端雨水载体,有效收集处理场地雨水,改善了片区生态系统,提升了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西楚大道与牡丹江河组成了近2平方公里的海绵区域,形成优美的生态景观廊道。
宿豫区先后投资21.3亿元,完成城区世纪河、中运河、泰山河、宿泗路河、马河、江山河等16条河道生态修复,清淤疏浚土方325.34万立方米,砌块护坡180.8公里,栽植水生植物110万平方米、坡岸植绿630.2万平方米、建设截污管道121公里,污水管网133公里,排污口151个。通过实施污染源生态拦截、底泥锁定、水生植物修复、水体高效复氧、生物流化床、土著微生物修复等综合措施,让河道重新焕发生机,一条条碧波荡漾、花红柳绿的河道风景,为宿豫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基础。
水安全保障诗画“雨中看景”。“雨中不再看海,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家住在洪泽湖东路南侧锦华名园的李琼感叹:“以前每遇大雨,洪泽湖东路是一片汪洋,政府实施洪泽湖东路改造后,大雨,半小时积水消退;中雨,基本无积水。沿途打造的秀美水岸、碧波楼影、生态林弯路景,雨中鉴赏,更是别有一番风韵。” 洪泽湖东路改造提升工程,是宿豫区海绵城市示范工程之一,侧重内涝水患整治,将原来800毫米管径的雨水管网扩大2000毫米,在道路南侧开挖人工河流,总调蓄水量约6000立方米,通过路缘石开口收集道路面雨水,经沉沙井内进行沉淀、截污,再通过雨水管将沉沙井内干净的雨水排放至雨水湿地(水泡)内进行调蓄利用,既缓解了该路段的排涝压力,也净化了雨水。
宿豫城区每至大雨,外围河道水位比城区还高,排水困难,多点内涝,在设计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在城区外河新建1座排涝标准达20年一遇的泵站,解决排水难题。项目总投资1.02亿元,设计流量46立方米每秒,安装全贯流泵机组2组6台套,新建连通桥1座,扩建牡丹江河节制闸1座,新建泰山河节制闸1座。2022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已近扫尾。投入使用后,大暴雨、强降雨期间,城区排水能力将大大增强。“在海绵理念下的汛期水安全保障,主要通过扩径雨水排水管网、扩容提水泵站、积水点治理等措施,提升排水能力。我们在两年间先后完成雨水管网扩容改造51千米、新建排水泵站9座、大型雨水箱涵3座,根治城区32个积水点,汛期雨天看海现象有了很大程度改善。” 宿豫区供排水中心主任史晓旭说。
水环境治理铺展“绿波千顷”。“海绵+”到“+海绵”,宿豫区在海绵理念下强化水环境治理,铺展了城市一片水波潋滟、绿波荡漾的大美景致,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考中,宿豫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竣工不久的西楚大道牡丹江河海绵城市重点工程,先后完成了4600平方米雨水花园、2700平方米下凹式绿地、1800平方米植草沟、1.7万平方米水生态环境治理,综合实现6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50%面源污染消减率指标,以高显示度的公共海绵空间和“园林+海绵”有机融合,打造了一条“林水相映,绿茎繁花”生态长廊,并荣获全省100处“乐享园林”桂冠。
海绵理念下的水环境治理提升了公园、广场、生态廊道、道路绿化等园林绿地的内涵品质,成就了一个个碧水潺潺,百鸟和鸣的生态自然风光。家住卧龙湾小区的李丹丹每天都会在中运河风光带慢跑,她说:“我每天早晨都会在滨河步道跑跑步,听听鸟叫、闻闻花香,感受大自然的幽静和清新。”“中运河宿豫段水环境治理,先后完成企业搬迁22家、拆除违建36处、驳岸整治11.7千米、栽植水生植物87公顷、建设海绵水泡41个,打造湿地森林、生态湿地、滨湖绿带、生态滞留、水岸花溪、地被花海等51个节点生态景观。生态修复治理,保护了生物多样性,集聚鸟类37种、洄游鱼类17种,构筑了中运河宿豫段独特的文化风光长廊。”宿豫区住建局党委委员、宿豫园林中心主任肖漫介绍。走进梨园湾小镇,新建的雨水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多种海绵设施随处可见,原本黑臭的水塘,经过“景观+海绵”综合治理,变成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花繁叶茂、候鸟翔集的美景,刚刚在附近买了住房的丁女士说:“绿城集团在这搞房地产开发,原先很多人不看好,经过政府水环境治理、水景观建设,这里犹如一幅水墨画,非常漂亮,很多人都在这里买了房。”
海绵理念下水环境治理,给书香园、樱花园、千鸟园广场、运河体育公园、宿豫生态公园等公园绿地,带来满目葱茏;1155公顷绿化面积,42.68%的绿地率,让宿豫城区铺展“绿波千顷”。水绿交融的美景,提升了海绵城市的价值效应,也提升了市民在这座城市生活的宜居度和幸福感。